返回網站
返回網站

票選4742【創意小腳印—手作的奇蹟】

· 活動公告,電子報,首頁頭條

台新銀行票選活動 : 請支持4742

【創意小腳印—手作的奇蹟】

🌟以愛助礙,培訓種子師資,陪伴康友手作創作,踏出身障者穩定就業與社區參與的第一步,邀您投票支持4742。

點我投票 : 票選請支持 4742
Section image


每人擁有10票,一個協會只能投1票相互支持,
票選活動時間:11月底截止

投滿10票,可抽labubu 公仔

  1. 社團法人中華大腳印關懷協會(4742)
  2. 社團法人中華飛雁創業互助協會(4600)
  3.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威廉斯氏症協會(4807)
  4. 愛慈-杜杜(4644)
  5. 雙連視障-黃雅慧(4598)
  6. 外傷性腦損傷照顧者關懷協會(簡稱腦外傷)-椀晴(4596)
  7.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社會關懷協會-珮容(4573)
  8. 好學-依庭(4565)
  9. 瑪潮-樂樂(4570)
  10. 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ー朱玫怡(4669)

提案內容:

師資培訓
協會培訓 6 位志工成為種子師資,掌握授課技巧、陪伴能力及協會理念傳遞。

課程授課:

授課對象:精障機構 4 家學員(每家約 15 人,共 60 人)+社區長者機構4家*20位

課程內容:手作、藝術創作、環保酵素製作

授課期間:5–10 月,每週 1 場 × 2 小時

授課師資:6 位種子師資

成果展:

時間:11 月
方式:戶外集中展演學員作品與舞台表演,推廣協會理念吸引社區民眾參與,促進社會認同與資源串聯。

提案背景:

台灣社會高齡化及身心障礙者照顧需求日增,對社區照顧及身心障礙者就業與生活支持提出挑戰。本計畫延續協會在身心障礙者職能支持上的努力,培訓 6 位志工為種子師資,將系統化課程導入 精障機構 4 家,協助學員學習一技之長(簡易手作、藝術創作、環保酵素製作),提升自我效能與生活品質。

本計畫落實 SDG 4(優質教育),提供身心障礙者持續學習機會;同時強化社區參與與公平資源分配,落實 SDG 10(減少不平等)。

提案目標:

  1. 培訓 6 位種子師資,建立陪伴力、教學力與理念傳遞力的社區照顧人才網絡。
  2. 指導精障住民及社區樂齡媽媽 學習一技之長,課程包含簡易手作、藝術創作、照服員培訓、環保酵素製作、AI 基礎應用及音樂輔療。
  3. 透過多元技能學習與音樂輔療,增進參與者的自我效能、生活品質與身心靈健康。
  4. 提供弱勢族群持續教育與技能學習機會,落實 SDG10 減少不平等,並培養終身學習能力,呼應 SDG4 優質教育。
  5. 建立跨世代互動平台,促進社區資源整合與社群參與,使照顧網絡永續運作。

執行時程:

預計完成進度區間 /預計完成內容

2026-02-01 ~ 2026-04-30
種子師資培訓 外聘講師 為期3個月 共12堂課 訓練: 藍染 手工皂 藍染 環保酵素 活動帶領技巧 協會理念傳達 符合SDGS4

2026-05-01 ~ 2026-10-31
本計畫培訓6位種子講師,於雙北與桃園4個精障機+4個社區老人機構共 推動192(6個月*4周*8機構)伴課程,陪伴社區老人機構健康促進和培訓職能創造弱勢就業機會,強化社區照顧力,對應SDG3.4.10

2026-11-01 ~ 2026-11-30
戶外活動 辦理8機構的成果展 -除了作品展現 長輩和精障住民參與志工的舞台表演來吸引社區里民參與。

規劃費用:

預計使用規劃 /預計費用

種子師資培訓鐘點費(外聘講師)
3個月 12堂課 /2小時 36小時 × 2,000元/小時 72,000

種子師資授課講師費(外聘講師)
4週 × 6個月 × 2小時 ×1000元*8家機構(4康家+4老人機構) 384,000

6個月 教材材料費 64,000元

成果展與社區交流活動
租借: 宮廷帳*2=12000 音響8000 發電機12000 桌椅5000 TRUSS 5000
交通: 老人機構復康巴士 7000*4個機構=28000
保險: 7000
印刷: 背版3000

80,000

總計 600,000元

預計效益:

本計畫預期將在五大面向產生具體社會效益:

1️⃣ 康復者續聘

延續一位於114年度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」社會型進用之精障人員,穩定其職場參與與生活支持,強化職能與自我效能,展現障礙者職場貢獻力,落實SDG 8與10。

2️⃣ 種子講師培力

培育6位現有志工成為具備陪伴力與講師力的「種子講師」,建立社區照顧人才網絡,深化志工角色,促進跨代照顧與社群參與。

3️⃣ 跨代照顧場域實習

安排種子講師進入精神康復之家、老人機構等場域,預計完成至少30次實習與陪伴任務,促進康復者職能參與與社區互動,強化照顧現場的溫度與連結。

4️⃣ 反污名與社會認識提升

結合講堂、活動與靜態展,促進社會大眾對精神障礙者的認識與接納,減少污名化,推動更友善的社區環境。

整體效益不僅回應政策端對障礙者就業與社區照顧的期待,也為永續照顧系統注入創新動能,讓照顧不斷線、溫暖不缺席。

受惠人次

4康家*15人*6個月*4周=1440人次

4老人機構*15*6個月*4周=1440人次

6位講師*12堂課=72人次

成果展 康家15*4=60 老人20 志工128 里民140 預計348

預計3300人次

訂閱
上一篇
下一篇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